最新动态

【2025毕业季】“砼心”向党淬青春!建筑学院为毕业生党员筑牢信仰 “混凝土”

发布时间:2025-07-02发布者:jz浏览次数:27

 (通讯员 刘艳 童晓龙)当毕业季遇上党的104岁生日,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学生党支部联合离退休工作处,于7月1日打造“砼心筑梦践初心”主题党日暨毕业生党员离校前党性教育课。

  这场融合预备党员转正仪式、老党员初心分享、沉浸式微党课的红色教育活动,如同精密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将信仰之基、青春之力与时代之责层层夯筑,让13名毕业生党员在离校时刻完成精神层面的“强度认证”。

 转正仪式里的“砼心”印记:党旗前的青春宣誓

 当天上午,13名毕业生预备党员转正大会在庄严的氛围中召开。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起,全体党员肃穆而立,激昂的歌声在活动室里回荡,那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荣光最诚挚的致敬。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员们举起右拳,铿锵有力的誓言划破空气,许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

 学生党支部书记童晓龙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却坚定的脸庞:“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不是简单的身份标签更换,更是责任与担当的升华,希望你们以‘砼心’铸‘匠心’,在民族复兴时代浪潮中争当先锋。”    

 砼心学堂的“跨时空对话”:40℃高温里的初心课堂

 7月1日下午,在西区厚德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员活动室,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仔荣以《永葆初心担使命 青春奋进新征程》为题,为毕业生党员们带来一堂浸润心灵的微党课。 

 周仔荣从革命年代青年党员的奋斗故事切入,又以当代大学生扎根边疆、基层支教扶贫的鲜活案例,深刻阐释“奉献”二字的时代内涵:“青春不是‘躺平’的借口,而是用热血浇筑理想的通行证,就像混凝土的骨料与钢筋,唯有筋骨相连、血肉相融,才能筑起支撑时代的大厦。”

 77岁的退休老党员谈朝阳顶着高温,坚持90分钟党课讲授,与青年党员展开信仰对话。他以“初心”为线,串联党的百年历程,剖析“十个坚持”与“四个伟大成就”的深层关联,让初心使命愈发清晰。

 谈朝阳从贴身口袋掏出用红绸布层层包裹的物件,展开时,“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在顶灯下发着温润的光,旁边是1973年入党时的誓词手稿,纸页边角已磨得毛边。他指尖抚过泛黄纸页上的钢笔字迹,喉结轻颤着读出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颤抖的声线里裹着五十二年的岁月沉淀。尾音未落,现场骤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后排有毕业生悄悄抬手抹向眼角。

 面对即将奔赴社会的青春学子们,他目光灼灼:“记住入党时的誓言,把个人理想熔进祖国建设的钢筋混凝土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像建筑地基般牢牢站稳立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生长。”

 政治生日卡上的“温度刻度”:烫金党徽里的青春约定

 “这张政治生日卡,不仅镌刻着你们向党组织递交第一份思想汇报时的滚烫初心,更凝结着党组织对你们的拳拳期待。”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宋霞将印着入党誓词与生日寄语的卡片逐一送到13名转正党员手中,卡片上的烫金党徽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毕业生党员刘慧真接过卡片时眼眶湿润,说到:“这是我收到的最沉的‘毕业礼’。今天从老党员‘光荣在党50年’徽章上,我真切看到了共产党员的理想模样——那是对信仰的坚守、对使命的践行,更是对我们新一代党员的殷切传承。从2022年10月25日当我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懵懵懂懂,到今天理解‘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真谛。77岁的老党员给我们上了最生动的课,这份精神,我一定好好学、接着传!”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砼心学堂“信仰浇筑”育人体系的生动实践,如同一座跨代际桥梁,让老一辈党员的赤子之心与青年党员的蓬勃朝气在此共振。活动激励毕业生以“砼心”筑牢信仰之基,以“奋进”勇担时代之责,将“厚德、笃学、求实、拓新”的校训精神熔铸于血脉。未来,他们将以建筑人的匠心,把个人理想浇筑进祖国建设的钢筋混凝土中,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续写“砼心向党”的青春答卷。

 (一审一校:宋霞  二审二校:娄修明)